繼續回頭推薦那些喜愛的舊片,這部作品問世超過 15 個年頭,甚至已經望向了 20 歲,Sofia Coppola 的《#愛情不用翻譯》大概可以說是讓我覺得深深被孤獨所環繞的電影。想來,那不出是年少滿懷憧憬的落差,漸漸包圍觀者內在世界的,不出生活的麻木,與佇立熙來嚷往異國街道的驀然,最孤寂的感覺大抵是人聲鼎沸中的形單影隻,最脆弱的瞬間是發現世界如此之大卻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,語言、文化的隔閡成為一堵與世隔絕的透明高牆,宛若金魚周遭的泡泡,看得見卻觸不可及,不知自己將何去何從,對自身存在感到茫然,宛若失去了根,獨自於毫無溫度的床上輾轉反側,如此空間稱不上家,如此互動亦稱不上陪伴。
⠀⠀⠀⠀⠀
緩慢而迷惘,陰鬱而疏離,失魂而疲憊,鏡頭語言微妙呈現出獨特迷人之氣息,看似一場忘年之戀,卻連愛也若有似無,Bob 和 Charlotte 分別於日本海上獨自載浮載沉,就如渴望一根浮木不經意漂過身旁,盼能遇見一個聊得上話的對象一起吃飯、聊天、飲酒,熬過度日如年的空虛歲月,至少讓彼此的靈魂不再感到無所適從,無枝可棲。
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
「她就像是一個 12 歲的女孩,我好喜歡她,她有著沙啞充滿磁性的嗓音,也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成熟許多,我能察覺到她更具備一些明顯的特質,可以不用透過言語就能傳達出細微的感受,我並不訝異她之後闖出的成就,但每每回顧這部電影,數度讓我驚訝的是當時的她竟然僅僅只有 17 歲,如此年輕。」
⠀⠀⠀⠀⠀
當年相當青澀的 Scarlett Johansson 是 Sofia Coppola 在觀賞完《Manny and Lo》之後,便決定非她莫屬的首要人選,飾演這位剛步入社會又對婚姻深感困惑的 Charlotte。而網羅 Bill Murray 的過程經歷了不少波折,導演當時以他整個人的特質在塑造 Bob Harris 一角,他的演出意願維繫著該作品問世的可能,但得在接洽 Bill Murray 之前先展開資金籌備的前置作業,因此那時處於低潮時期的 Sofia Coppola 壓力是大到難以想像。
⠀⠀⠀⠀⠀
「我們前往東京、投入許多金錢,抱最大的期望能看見他現身,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在連合約都沒有的狀況下解決資金問題,我耗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在追蹤他,其他人也試著提供我其他人選,但我已經下定決心,沒有他就不會有這部電影,因此無論如何都必須把他找出來。」
⠀⠀⠀⠀⠀
而後來在共同朋友的穿針引線下,Bill Murray 讀完劇本終於決定簽署合約,他在電影中不少即興發揮,為劇情帶來諸多畫龍點睛之處,包括壽司餐廳裡黑色腳趾一幕。《愛情,不用翻譯》至今將近 20 年,無疑為這個世紀獨立電影的代表作之一,一大部分得歸功於收尾神來一筆的安排,Bob 在 Charlotte 耳邊竊竊私語,看著一個女孩終於破涕為笑,已成為最頻繁被提出來討論的電影結局之一。
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
「相當慶幸當時沒有任何電影公司介入,我們才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完成這部作品,那幕 Bill 對 Charlotte 低語的內容其實什麼都不是,我本來打算弄清楚該讓他們說些什麼之後加入電影中,但最後還是沒有執行。我們只要知道這短短的一個星期對他們而言意義非凡,進而影響到彼此回國之後的人生。大家一直問我兩人到底說了什麼,我很喜歡 Bill 的答案:就讓這些藏在戀人之間,我話就說到此處。」